【資料圖】
記者10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,為加強各地對低效用地再開發等工作的制度保障,自然資源部發布了《城市存量空間盤活優化規劃指南》。《指南》中明確,存量空間盤活優化將作為未來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。
自然資源部表示,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進入“存量時代”,不再大拆大建,而是要把已有的土地想辦法用好用活。這次編制的《指南》,作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首個聚焦存量盤活的技術標準,進一步明確了各地在城市存量空間盤活優化時,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應當遵循的原則,并提出具體的技術指導,為地方破解存量治理難題提供指引。同時,《指南》還提出在進行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編制時,應當進行分層編制、動態編制。簡單說,就是在編制中先設立好底線要求,描繪整體方向;再根據大方向確定具體要求,并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,為盤活城市存量空間增加了操作彈性。
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 謝海霞:《指南》創新了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編制機制,統籌了剛性與彈性,實現了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平衡,有效應對了存量提質增效階段項目面廣點散、推動周期長的特點,避免了傳統詳細規劃“剛性有余、彈性不足”等問題。
自然資源部同時表示,《指南》的作用不僅在于明確做什么和怎么做,更重要的是明確了解決問題的目標、原則和路徑,為各地開展相關活動提供實踐創新的依據。
(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 金曉曦)










